查看原文
其他

从陪女儿备考AP中文说起:谈谈“耽误”孩子这件事

小巫养育学堂 小巫Weewitch艺术养育
2024-10-15

文:小巫、鱼游游

图:来自网络


01

 AP中文课的“惊天秘密” 

话说俺闺女转学到公立高中后,外语学分选修了中文,又因她中文水平远远超出同班同学,老师推荐她十二年级自修AP中文课,参加AP考试。(AP=Advanced Placement,美国大学预修课程)

实际上,闺女从小就没怎么正经学过中文,AP中文对她来说还是太难了,于是在考试之前两个月,老妈每晚都陪闺女捧着两本厚厚的AP预备册,加上其他辅导材料,学习、复习、练习。

AP语言考试分听力、阅读、写作(看图写故事、回复邮件)、说话(交谈、文化展示)四个部分,课本里有不少实景话题,供学生练习。很快,闺女发现了亲子互动场景的某种规律。

听力部分典型题:

母:你整天都在看电视、上网,要考试了吧?怎么也不见你学习?哪一天考?

子:(A)我们快放假了。

      (B)一说考试我就紧张。

      (C)我考试不会迟到。

      (D)我不太清楚。

闺女听了三遍才明白这道题的意思,然后她觉得孩子可能压力太大了,就选了B。结果,标准答案是D。

母:你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

子:妈妈,我要是告诉你,你可千万别生气。

母:(A)你一直都考得不错。

      (B)你什么时候能知道成绩?

      (C)你每天不是看电视就是踢足球,  能考好吗?

      (D)你考得那么好,我很高兴。

好吧,标准答案用脚趾头都能选出来,是C;可是,俺闺女从来没亲身体验过这种场景,所以再度发生选择困难。

母:你这学期能得A吗?

子:我不得A,谁得A呀。

母:(A)我看你不一定得A。

       (B)我不知道谁能得A。

       (C)你肯定得A。

       (D)你不得A,那么谁可以得A?

闺女选C,可惜,标准答案是A。

母:你考试准备得怎么样了?

子:妈妈,放心吧,没问题。

母:(A)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B)你怎么还没准备好?

      (C)我已经准备好了。

      (D)我考试没问题。

这道题,闺女认为妈妈会说“那好,祝你顺利!”可惜,四个选择里没有这样。于是她只好用筛选法,挑出答案是A。

母:你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

子:李云才考了65分,我就不用说了。

母:(A)李云考试总是那么好。

      (B)你比李云考得好。

      (C)这么说,你考得更糟糕啦?

      (D)李云不知道你考多少。

根据闺女的人生经验,她会选B,但根据此时对国内亲子关系的理解,选了C。

写作部分有一类是回应邮件,分享其中一些典型题:

从来没有小伙伴给闺女写过这种邮件,她很少见识到如此缺乏自主权的青少年,对着电脑屏幕发了半天呆,绞尽脑汁来安慰这几位假想的笔友。

对话部分有好几道题是围绕着“高中生打工”这个话题,尤其是暑期打工,我们娘俩就这个话题做了不少练习。

闺女从16岁开始勤工俭学,暑期更是在打工中度过,经验丰富,于是信心十足地侃侃而谈……

没多久,她就嗅出了一丝不对劲:大部分提问,都会涉及到“打工是否会耽误学习?”

她只好祥林嫂一般地不断重复:只要时间安排合理,就肯定不会耽误学习;我这两年都是一边打工、一边参加田径训练,成绩非常好,也考上了第一志愿...

再看到一道对话题,是一位母亲询问孩子的暑期计划,上来就问孩子是否选择暑期学习班,闺女忍不住发问了:中国家长除了学习之外,还关心别的吗?

咳咳,闺女呀,你可是发现了一个重大秘密啊!对孩子学业的重视,要是中国父母只肯认第二的话,还有谁敢认第一?

—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样的警句,还可以列举下去,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积淀,足以写满一页纸不重样。

这一份刻在DNA里的执着,通过AP中文考试扬名海外,绝对是不折不扣的文化输出!学一门语言,就是学一门文化!闺女啊,开开眼界吧!

老妈本以为送娃上国际学校、举家漂洋过海搬入华德福社区,算是成功逃离了应试文化,没想到在AP课程里,却绕不过去这个深坑了!


02

班主任鱼老师抢过话筒激情开麦

是的!中国家长特别担心什么事情会“耽误”了孩子,尤其是“耽误”了“学习”(注意是打引号的“学习”):

  • 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出娘胎就开始认字,学龄前的娃从六点起床到九点入睡,各门学习、打卡,时间安排精确到分钟;

  • 担心孩子不如人,加入各种鸡娃群,素鸡荤鸡家鸡自鸡……黑话学了满嘴,务必跟上鸡娃大军的潮流!

  • 担心孩子偏科,咬牙一掷千金上课外辅导班,务必把扶不起的科目扶起来!

  • 担心孩子眼睛早早近视,今后怎么上网课呀,赶紧户外活动安排上,是为“鸡眼”;

  • 担心孩子早恋耽误学习、担心孩子社交耽误学习、担心孩子兴趣爱好耽误学习、担心孩子玩多了耽误学习、担心孩子社会实践耽误学习…

此处所有的“学习”,其实都应该替换为“分数”,因为只有和考试分数相关的学习,才被认定为有价值的学习,即使让孩子花时间发展兴趣爱好或者艺术特长,是否能为考试加分,也是重要的权衡因素。

却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担心过这些:

  • 让学龄前的儿童进行大量知识性的学习,会不会违背孩子正常健康发展的轨迹、并且破坏学习的潜力?

  • 让孩子埋头学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自理能力、生活常识从何而来?

  • 整天除了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就是盯着黑板或者盯着屏幕听课,会不会耽误了孩子作为一个的全面发展?

  • 没有艺术活动、体育活动、没有想玩就玩想发呆就发呆的自由时间,孩子会不会觉得生活了无乐趣?(更进一步说,这跟目前高居不下的儿童自杀率,有没有直线关系?)

  • 每天家和学校两点一线,假期家和补习班两点一线,会不会视野狭窄,和社会脱节?

  • 当孩子感到一切为了学习、一切都要给学习让位,会不会让孩子丧失自主构建价值观、选择其他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小巫养育学堂VIP微信群里,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员,不约而同、不止一次聊到孩子的学习,有意思的是,不管在一线城市还是十八线小镇,不管在北方还是南方,孩子在学校的遭遇和经历都是那么相似,尽管学员们已经在尽力支持孩子,充当孩子和学校之间的解压阀,还是不免发出如下感慨:

— 要是让我现在重新上一遍学,肯定考不上原来的大学;

— 要是我再上一遍,肯定考不上高中,更别说大学;

— 要是我再上一遍,可能活不到上高中……

看来孩子们经历着什么,家长很清楚!可是怎么办呢,大环境就这样呀!哪怕人人都知道“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即使自宫,未必成功!”可为了飘渺的成功,还是有辣么多人抢着自宫。


03

 四岁孩子要识字

炸出火花四溅

娃:你为什么不教我写字?

妈:因为我不想你这么早写字。

娃:为什么你不想我这么早写字?

妈:小朋友的手还没发育好。

娃:为什么我的手还没发育好?

妈(崩溃脸):你回一个,她就问一个为什么,就顺着你的答案问为什么。

以上是来自小巫养育学堂学员真实案例“四岁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家有同款娃的老母亲们一起抱头痛哭一个!哭完接着想辙吧——

(还是那个娃):你为什么不教我写字?

(不再是那个妈,而是重温《心之育,心之语》核心板块后的升级版妈):是啊是啊,为什么不教呢?你也想学写字呢。

娃:是呀,写字可以得小红点,班里很多孩子都得了小红点。我也想得,就我一个最少,其他小朋友都很多。

妈:哦,写字可以得小红点。

娃:对呀,就我一个最少,我才不想去上学。

妈(恍然大悟):原来孩子只是为了得小红点而“想学写字”,而不是真的要学写字。

班主任再次举起小喇叭:

但是,有多少家长此时会坐不住了、开始自责了、生怕耽误了孩子呢?

虽说大道理都不支持孩子早识字,但是,万一自己的孩子是个“特例”、属于“早慧”呢?

又不是逼着孩子学,“适当”地教教,没什么不好吧?更何况,是孩子自己愿意早接触文字啊,俗话说有钱难买我愿意,做爸妈的还不赶紧扶上马走一程?

如果孩子不是四岁而是五六岁,那就更加不需要顾虑了,孩子主动想学写字,太好了!喜大普奔!赶紧抓住机会!

但是(又来扫兴的但是了),有没有家长,当孩子提出“为什么不教我抽烟、喝酒、斗地主、打麻将、谈恋爱、跳街舞”时,会和“为什么不教我认字、写字”一样欣喜呢?又或者,当孩子提出“为什么不给我天天顿顿吃薯条、喝可乐”时,家长是否也不假思索每天给孩子吃呢?

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因为识字是和学习成绩(可能)密切相关的技能,是家长期待孩子去做的事情?孩子要识字,是否是孩子真实的愿望,是否符合孩子发展的需要先不论,倒是实实在在满足了家长“我要养个优秀的孩子、做个优秀的家长”的需要。孩子真是一面魔镜,随时都能榨出我们皮袍下的“小”来。

四岁孩子要识字的引子,炸出了学堂VIP学员群无数的火花、金句(此处有班班敲黑板划重点):

“孩子想要的 ≠ 适合孩子的”。

“是不是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了,就一定要在当下去发展它?需要家长心里非常清楚,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带给孩子这个?”

“所以需要学习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对当下这个孩子有理解和观察,在这个基础上选择,而不是为了反对早识字而反对,或为了支持而去支持。”

“孩子需要平衡、和谐地发展,而不是片面地发展某一个技能。”

“我们在谈论孩子某个优势时,到底在沾沾自喜什么?”

“警惕自己不要用特例做借口,来规避父母应尽的职责。”

“早识字对孩子的一生来说有什么意义?对早慧孩子的支持必须包括早识字吗?”

“从更深层次来看,怕的是别人这个时候学了,我没有学,那以后就赶不上了;或者说,自我或者孩子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在比较中才能被认可的。而一旦有了清晰而独立的认识不被裹挟,内卷也不会发生了。”


04

 孩子到底被耽误了什么?

“早识字”真是一个永不衰落的话题,从我入行开始,二十年了,争辩了一波又一波,经久不息啊!

早识字是否真的有优势、是否真的对孩子有益?此处无须汗牛充栋的华德福教育理论上场,只要随手翻翻,就能看到教育家和专业研究是怎么说的:

教育家卢梭:“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他指出,幼儿过早识字毫无意义:“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字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

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让孩子提早识字,或强迫他们早日养成自己看图画书的习惯,很容易让孩子形成阅读障碍,还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中国教育部办公厅2018年7月《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幼儿园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

《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虽然少数孩子在4岁前就真的很想学着看书,而且能够认出一些常见的词语,但没有必要强迫你的孩子也这么早开始阅读;即使你真的能够将孩子开始阅读的年龄段强行提前,这种所谓的优势在孩子上学后也会很快消失;很早开始认字看书的孩子大多在小学二三年级就会失去相对同龄人的阅读优势。

道理很简单,咱们的老子在《道德经》里解释得很清楚: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在小巫养育学堂,我们的立场始终如一:

1、教育/养育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长远工程;对于孩子的任何情况,我们都须着眼全局、整体和长远;(还是那句笑谈:哪位成年人好意思在个人履历上吹嘘自己“三岁即识千字、可自主阅读”?)

2、避免抽象、笼统、片面地看待任何事情,而是要落实到具体、清晰、全面的个体和情况;

3、对任何说法,都要先究竟其内涵和定义,比如,什么是“早慧”?什么是“耽误”?

4、对任何孩子的任何表现,都要首先观察和了解这个孩子的整体情况,包括TA的生活环境,才能谨慎地得出一些有待确认的看法;(一株植物要放到整片森林里才能看到它的真实;如果仅仅摘下一片叶子,则相当于一个“谎言”。)

5、了解儿童发展规律+客观观察孩子,是养育/教育的必备法宝,缺一不可,因为教育/养育必须建立在对人的真实形象的确切认识之上。

我们对人类发展规律、对自己内在的“小算盘”(无论是焦虑还是期盼)认识得越多,就越不容易被某些抽象说法带到沟里。

而且,一说到“耽误”孩子、“错过”什么关键时期,大部分人总是想着跟识字念书有关,或者弹琴画画之类的,总之是看得见摸得着能拿出来炫的本事吧,而实际上,许许多多更加珍贵而无形的养分,却被严重贻误着。

仅举一个例子:前两篇公微里引用鲁道夫·史泰纳博士的警告:一个孩子是否伴随着童话长大,对他的人生有着天壤之别。他甚至非常直截了当地指出,没有被喂养童话的严重后果就是,孩子(或者成人)会生病。详见《童话的智慧》(2021版)《我们读过的格林童话,是真的吗?》

三岁不识字、五岁没学琴,对孩子的一生来说,耽误了什么呢?而缺乏童话的童年、被泯灭(“耽误”)的想象力,又是多么难以弥补的损伤啊!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孩子被耽误的就太多了!

更多相关内容,请参阅《什么是真正的智力开发》


05

不考试又如何呢?

再回来说闺女的AP中文考试,临考前,准备得差不多了,老妈觉得,应该有把握考个4分(满分5分,老妈这样的母语者,勉强能考5分吧,只怕有些亲子情景属于价值观差异,也可能选错答案呢)。

然鹅,考试那天,主考方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出现了技术故障,导致文化展示和回应邮件这两个部分无法正常进行。

闺女的辅导老师跟College Board进行了长时间交涉,希望能让本校参加考试的两个孩子仅仅重考文化展示和回应邮件,但对方坚持孩子们必须重新参加全部考试。

闺女很郁闷,这一场三个小时的考试被定在六月份第一个周五的中午12点,恰逢高中毕业生大型晚会(Senior Prom)那天,她需要操劳很多事情。

在认真考虑之后,闺女决定放弃这场考试,不要这门课的大学学分了。反正她计划在大学里修中文课,也在宿舍申请里表示她想住在中文社区。(注:女儿即将就读Mount Holyoke College,汉译蒙特霍利约克学院,亦称曼荷莲学院,学生可以根据语言文化和兴趣爱好选择宿舍社区。)

老妈自然一如既往地支持孩子的选择。闺女17岁才开始心甘情愿、主动积极、正儿八经地学中文,被“耽误”得够厉害吧?然而,晚开窍并没耽误她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最重要的;通过备考AP,她的中文水平有很大提高,这才是重点之重;AP属于“提早”修大学学分,届时在大学期间再修也来得及;而一辈子才有一次的Prom高中毕业盛会,比今后有机会获得的大学学分更加珍贵。

作为亲手把两个娃抚养成人的老母亲、作为亲睹众多孩子(以及成人)的成长曲线的教育专家,我个人的体验是——不提前学和考,并不会“耽误”什么的。

p.s.或许有人此刻义愤填膺: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几个妈的心能有你大,又有几个娃的表现足以支撑心大成这样的妈?
是的,养育观=价值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许腰不疼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反而有独到之处?是心大的妈成全了娃,还是恰恰相反?鸡与蛋,孰先孰后?

说到底,在人类发展的真相面前,个人观点并不重要,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认识为孩子做选择。



欢迎加入第三届

小巫养育学堂

加入第三届小巫养育学堂,¥899成为超级会员即可享受全场六折!六门公益免费试听课+十四门核心课程+陆续推出的全新精品课程等你来!

扫码开通超级会员

送给自己一份最好的礼物

第三届小巫养育学堂学制为期两年,2020年9月开学,2022年6月毕业,如果你有些犹豫,第一个学年已近尾声,现在才加入,会不会跟不上学习进度?请无须担心!本届学堂采取自助餐plus模式,学什么、学多少、几时学,都由学员自主选择。课程一经订阅,可无限回听回看;同时给到每位学员强大的后盾支持,除了实时群聊讨论,还有以下馈赠:

01

授课老师亲领核心板块答疑专场:免费!

02

小巫额外四次综合答疑专场:免费!

03

每月一次资深老学员带领消化讨论会:免费!

04

心理学专家带领《看电影聊成长》专栏:免费!

更有VIP群内小巫老师随时空降参与互动,仅须¥899元,大咖陪伴一年!


加入第三届小巫养育学堂,

成长和收获从此刻开始!


未尽事宜请联系学堂班主任鱼老师


— END —

还有近五百篇精彩文章,请进入公微查看~

微信平台博主简介

关注小巫养育学堂

关注小巫微信公众号

小巫,美籍儿童教育专家,人智学者,两个孩子的妈妈;毕业于北京大学,美国Rutgers大学教育学硕士,国际母乳会哺乳辅导,清华大学特聘讲师;华德福学校联合发起人兼特约顾问,国际人智医学学士后培训(IPMT)项目发展顾问兼教师团队成员,美国绿茵华德福学校低年级体育课顾问;开创艺术养育父母培训课程,创办小巫养育学堂网络课堂,创立家庭联结力亲子关系模式;著有《让孩子做主》《接纳孩子》《小巫教你讲故事》等十余本畅销书,累计销售百余万册;开发家庭联结力、儿童成长力、放飞想象力等系列课程,线上线下学员逾百万人次;当选新浪教育首届中国榜样家长

喜欢就点,再点个在看

好文多转发,一路有同伴

亲爱的新老朋友们,您的慷慨赞赏将悉数交到原创作者手中!


因公众号改版,按信息流推送文章,劳请手动点“赞”+“在看”,以便持续收到本公号更新,感谢您的支持!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小巫Weewitch艺术养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